欢迎来到东莞市新锦宇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注塑PC塑胶外壳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文章出处:新锦宇 原创 作者:新锦宇 人气:948 发表时间:

原料干燥PC类塑胶,即使遇到非常低之水份也会产生水解而断键、分子量降低和物性强度降低之现象。因此在成型加工前,应严格地控制聚碳酸酯之水份在0.02%以下,以避免成型塑胶外壳的机械强度降低或表面产生气泡、银纹等之异常外观。

PC对水极其敏感,所以注塑塑胶外壳前必须充分干燥,使其含水量降低到0.02%以下,PC一般干燥条件:100~120℃,时间至少4小时以上。

注射温度注射温度必须综合塑胶外壳的形状、尺寸,模具结构。塑胶外壳性能、要求等各方面的情况加以考虑后才能作出。

塑胶外壳

一般在成型中选用温度在270~320℃之间,过高的料温如超过340℃时,PC将会出现分解,塑胶外壳颜色变深,表面出现银丝、暗条、黑点、气泡等缺陷,同时物理机械性能也显著下降。 

PC对温度也很敏感,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下降,料筒温度250~320℃(最好不要超过350℃),适当提高温度料筒温度对PC塑胶外壳塑化有好处。必要时内应力退火,烘炉温度125~135℃,时间2小时,自然冷却到常温。

注射压力PC塑胶外壳的物理机械性能,内应力、成型收缩率等有一定的影响对塑胶外壳的外观及脱模性有较大的影响,过低或过高的注射压力都会使塑胶外壳出现某些缺陷,一般注射压力控制在80-120MPa之间,对薄壁,长流程,形状复杂,浇口较小的塑胶外壳,为克服熔体流动的阻力,以便及时充满模腔,才选用较高的注射压力(120-145MPa)。从而获得完整而表面光滑的塑胶外壳

流动性差,需用高压注射,但需顾及胶件残留大的内应力(可能导致开裂),注射速度:壁厚取中速,壁薄取高速。

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保压压力的大小及保压时间的长短对PC塑胶外壳的内应力有较大的影响,保压压力过小,补缩作用小易出现真空泡或表面出现缩凹,保压压力过大,浇口周围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在实际加工中,常以高料温,低保压的办法来解决。

塑胶外壳

保压时间的选择应视塑胶外壳的厚薄,浇口大小,模温等情况而定,一般小而薄塑胶外壳不需很长的保压时间,相反,大而厚的塑胶外壳保压时间应较长。保压时间的长短可通过浇口封口时间的试验予以确定。 

注射速度PC塑胶外壳的性能无十分明显的影响,除了薄壁,小浇口,深孔,长流程塑胶外壳外,一般采用中速或慢速加工,最好是多级注射,一般采用慢--慢的多级注射方式。

模具温度模温控制:85~120℃,一般控制在80-100℃就可以,对形状复杂,较薄,要求较高的塑胶外壳,也可提高到100-120℃,但不能超过模具热变形温度。 模温高以减少模温及PC料温的差异,可以降低制件的内应力。

螺杆转速与背压由于PC熔体粘度较大,从有利塑化,有利排气,有利塑机的维护保养,防止螺杆负荷过大,对螺杆的转速要求不可太高,一般控制在30-60r/min为宜,而背压控制在注射压力的10-15%之间为宜。 塑胶外壳助剂的使用PC在注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脱模剂的使用,同时再生料的使用不能超过三次,使用量应为20%左右。

PC注塑,对模具要求较高:

1)设计尽可能粗而短,弯曲位少的流道,用圆形截面分流道及流道研磨抛光等为使降低熔料的流动阻力。

2)注射浇口可采用任何形式的浇口,但入水位直径不小于1.5mm

对生产PC塑胶外壳的塑机要求:

要求塑胶外壳的最大注射量(包括流道、浇口等)应不大于公称注射量的70-80%;

锁模压力:以成品投影面积每平方公分乘0.470.78吨(或每平方寸乘35吨); 

机台大小:塑胶外壳重量约为注塑机容量的4060%为最佳,如机台以聚苯乙烯来表示其容量(盎斯)时,需减少10%1盎斯=28.3公克。

螺杆:螺杆长度最少应有15个直径长,其L/D201最佳。压缩比宜为1.51301。螺杆前端之止流阀应采用滑动环式,其树脂可流动间隙最少应有3.2MM


新闻资讯

我要评论:

0/500
(内容最多500字)